信达生物发布Masdutide最新数据,显示降血糖、减

【全球网消费者综合报道】国内创新药企信达生物(01801.HK)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masdiotide在III期临床试验Dreams-3中达到主要终点。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2型糖尿病(T2D)合并肥胖患者中,马度肽在血糖控制和体重管理方面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索马鲁肽,并且对空腹血糖、腰围、收缩压、甘油三酯等多项心血管和代谢危险因素显示出更好的改善效果。该试验是全球首个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对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与索马鲁肽进行头对头比较的III期临床研究。这标志着国产创新药在糖尿病治疗领域首次被证明优于国际通过头对头试验,我们在关键临床终点上推出了重磅产品。在10月31日举行的“Marsidopeptide Dreams-3里程碑研究数据宣读会暨北京启动大会”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原主任委员杨文英、清华大学医学院肝胆医院执行院长魏来、北京清华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肖建忠共同解读了研究成果并讨论了它们对中国人口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管理的重要性。在功效和安全性方面,Dreams-3试验的细节被披露。今年9月,Masdutide的第二个适应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成为第二个适应症。他首先批准了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它不仅帮助患者实现血糖控制,还带来减肥、改善心血管健康、脂肪肝和肾脏代谢等诸多益处。 Dreams-3研究的数据显示,治疗32周后,mastutide组中有48%的患者实现了血糖目标(HBA1C <7.0%)和体重减轻≥10%。这一比例显着高于索马鲁肽组的21.0%。在dugo降糖(平均降低2.03% vs. 1.84%)和减肥(平均降低10.29% vs. 6.00%)方面,Masdutide也展现出了综合效益。梦想3首席研究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季立农教授在演讲中指出,糖尿病和肥胖症有着相同的流行趋势。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比例持续增加。研究表明患有 T2D 和肥胖症的患者控制血糖更加困难,心血管风险也明显更高。因此,平衡血糖控制和体重减轻的治疗计划对于改善临床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作为首个具有降血糖和减肥双重适应症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MASITUTIDE III的最新研究证明,在考虑低血糖和减肥的双重作用方面,其比索马鲁肽更有效,并引起更明显的多种代谢改善。它还具有出色的安全性,为糖尿病和肥胖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安全性方面,masdutide被人体耐受性良好,因不良事件引起的排斥率较低,且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常见不良事件为轻至中度胃肠道反应,低血糖发生率与索马鲁肽相似,尚未发生严重低血糖。已移植,值得临床长期应用。临床研究的不断推进,可能会再次恢复减肥市场的活力。 GLP-1药物被认为是近十年来最具商业潜力的赛道。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30年,全球肥胖及代谢药物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在跨国药企的强势布局和国内体重管理政策利好的推动下,在头部测试中表现出有效性优势的Masdutide正在成为市场的主导者。信达生物综合管线首席研发官钱雷博士表示,中国有大量肥胖及合并症患者,迫切需要更有效、更安全、更便捷的创新治疗方法。Masdutide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批用于体重管理和体重管理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耳鼻喉科和2型糖尿病治疗。这项3期试验证实,在T2D合并肥胖患者中,Masdutide具有更好的降血糖和减肥效果,为该人群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除了有效性和安全性之外,Masdutide使用的注射笔也是一大亮点。其隐藏式针头设计,有效降低患者注射的焦虑感;它的可用形式将防止交叉污染;创新的 X 切片技术带来更接近无痛的体验。这些设计细节不仅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还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长期依从性,为临床进步增添实际效益。在超过1.4亿中国糖尿病患者和数亿超重肥胖人群的巨大需求背景下,马西多肽有望在这场本土创新药“争先恐后”的全球竞争中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凭借其有效性、用药方便、适合中国人群等优势,“后来居上”。(林梦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