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2026 年,人工智能将推动物理世界的发展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2025年成为人工智能(AI)全面融入人类日常生活的一年。无论是工作、娱乐、学习还是科研,人工智能的影响力无处不在。美国《福布斯》杂志近日报道称,2026年,人工智能的长期影响将更加明显,并将继续为人类创造新的可能性:从推动医疗水平和教育的提高,到帮助科学发现,再到以各种方式优化日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人工智能不再只是屏幕后面的数字工具,而是逐渐成为物理世界的真正参与者,对周围的物理系统和运行机制产生重大影响。人工智能将超越手机应用程序和计算机程序,进入家庭、工厂和办公室,成为可见、可观察的现实。 ”“物理人工智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共同形成智能生命网络,重新定义了人类与技术之间的互动和依赖。同时,人类社会也不得不面对一系列随之而来的挑战,例如不断增加的能源消耗、工作等相关问题。人工智能代理是指能够自主规划、执行并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以完成复杂任务的智能系统。毫无疑问,人工智能代理将成为“新星” 2025 年科技世界;到2026年,预计将真正老去。认为它不仅可以像ChatGPT一样回答问题并生成内容,还可以主动处理日常任务,例如购买生活用品、规划旅行路线,甚至连接智能家居来帮助你打理家务。在工作场景中,人工智能将不再是一个辅助工具。他们可以协调和推动复杂的项目,积极沟通和协作与外部人员或系统合作,逐步实现中长期目标。新职业正在加速出现。到2026年,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对我们工作方式的长期影响将集中:一些新职业将迅速崛起,而一些传统职位将不可避免地衰落甚至消失。知识工作者在人工智能和智能系统中承担工作和管理任务的同时,许多职业的定位和从业者的角色也将发生变化。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敏捷文字工程师、AI集成专家、伦理管理专家等新兴岗位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价值。但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也可能趁机减少人力、削减成本,导致失踪和失业现象逐渐常态化。在这个人机协作正在深刻重塑工作格局的时代,适应和变革n 正在成为每个职场人不可避免的问题。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最近将已有 200 多年历史的听诊器嵌入到常规医疗程序中,完成了“人工智能升级”。据英国国家健康与护理研究所介绍,新型智能听诊器只有扑克牌大小。只需将其放置在患者胸部15秒,即可借助AI技术准确识别三种常见的心脏问题: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心脏瓣膜疾病。这一创新标志着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日常医疗流程。目前,人工智能在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监测患者康复情况、开发新药等方面发挥着作用。到2026年,有望更进一步,从探索实验阶段进入常规临床应用的新时代。合成内容掩盖了真实知识预测,到 2026 年,多达 90% 的互联网内容内容可以由人工智能生成。现在发现,此类合成内容经常被用来传播虚假信息。合成内容的价值在于能够快速分析人类难以处理的高速数据流并避免关键见解。但一旦它试图取代人类的思想和经验,它就失去了真正的基础,人们淹没在大量平凡的、低价值的信息中。到2026年,对于那些真正拥有宝贵经验、愿意分享智慧的人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自己的创造力和声音不被“艾垃圾内容”的浪潮吞噬,并始终被看到和听到。随着人工智能持续快速发展,2026年将是这些创新技术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神奇之年。从产业升级到新的伦理困境,这种变化既蕴含着机遇,也隐藏着挑战。无论是企业、工人还是个人双打者如果想在未来十年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关注并适应这些深刻的变化。